“能不能展示一首經典的‘童年回憶’曲目給大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江平鎮京族博物館內,游客們興致盎然地提出難題,想要考考趙霞這位年輕的獨弦琴非遺傳承人。只見她思考一會兒后,一手撥弦,一手嫻熟地控制琴頭搖桿,隨后,耳熟能詳的旋律在場館內響起,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讓游客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曾經守在電視機旁觀看《西游記》的美好時光。一首首悠揚的樂曲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恰逢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博物館內,京族以非遺藝術表達歡樂之情,用獨特的方式慶祝豐收節的到來。
“這樣悠揚靈動的旋律僅用‘一根弦’便可演奏,這個‘神奇’的樂器就是獨弦琴!睎|興京族博物館館長、京族獨弦琴藝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趙霞告訴記者,獨弦琴不僅能夠彈出百種音,甚至可以演奏超過3個八度的音程。2011年6月,京族獨弦琴藝術入選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叭缃,獨弦琴是京族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項國家級非遺,獨弦琴藝術演出也是我們一直著力打造的非遺傳承培育民俗文化活動!壁w霞說,除此以外,在京族博物館中,還有許多值得游客們仔細品味、深入了解的文化寶藏。
京族博物館坐落在東興江平鎮萬尾島上,它與巫頭島、山心島一起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京族三島”,是京族人世代生存的地方。京族作為我國唯一一個瀕海而居、以海洋捕撈為主的少數民族,獨特的“海洋性”習俗造就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7月,為傳承和保護京族優秀傳統文化,京族博物館建成開館,它是以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展演京族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目的,集合了京族生態博物館、京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內的三館合一場館。趙霞向記者介紹說:“京族獨弦琴藝術、京族哈節和服飾制作技藝等,都是我們的驕傲。借助豐收節節慶活動,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將它們傳播,讓更多人了解我們京族的文化!”
踩著高蹺撈蝦、協力拉起大網……走進京族博物館,京族人臨海踏浪、艱苦勞作的場景躍然眼前。作為一名在江平鎮萬尾島上長大的京族人,在趙霞的記憶中,村里人基本靠打漁維持生計,每天天還沒亮便忙碌起來,從碼頭收魚后,再到更遠的縣城賣掉,一忙就是一整天,日復一日,不辭辛苦。近年來,在黨和政府大力支持下,京族群眾和當地各族群眾共同努力,建起了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特色濱海旅游業,靠著多元化發展新路徑,當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生活智慧的總結,也是世代生長在東興“京族三島”上的京族人趕海而生、以漁為業的真實寫照,京族的傳統文化也與海洋息息相關。2006年,京族哈節入選為國家級非遺,這是京族崇敬和感恩海洋的傳統節日!懊糠旯,京族男女老少都要身著盛裝來到海邊,唱著哈歌、跳起舞蹈,以此表達對海神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祈求來年人畜興旺、五谷豐登!本┳宀┪镳^講解員陳紫嵐解說道,在今年的哈節期間,很多游客來到這里親身體驗節日氛圍、了解民俗文化,既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也加深了各族群眾之間的友好情誼。
東興京族博物館擔負著京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任。在第7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京族用其獨特的非遺藝術、民俗文化歡慶豐收,展示和傳承民族文化,在豐富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增強了民族文化認同感。